皮肤有问题?过度清洗可是元凶 - 生活 - 南方法治观察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正文

皮肤有问题?过度清洗可是元凶

来源:新浪网  作者:  2020-07-13 11:30:52

  据国外媒体报道,每到空气开始变得干燥时,你会开始感到身体瘙痒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审视下自己,“我的洗澡的频率是多少?”如果你每天洗澡超过两次,可以试试停止这种做法,只洗关键部位,皮肤问题可能就会完全恢复正常了。

  所谓“关键部位”是指腋下、腹股沟和双脚。“洗淋浴或泡澡时并不需要洗前臂之类的部位。”哪怕不用沐浴露,仅仅是热水便可去除皮肤外层的油脂,而这些油脂可以帮助皮肤保湿。皮肤越干燥多孔,就越容易受到刺激和过敏。

  这是过度清洗造成部分人群身上湿疹泛滥的原因之一。有些人由于基因原因,天生就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湿疹本就令人极为不适,况且往往会与一系列由免疫系统失灵导致的病症共生。有湿疹的幼儿更容易在童年时期患上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疾病,这些都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又称“异位性反应”造成的后果。

  如今对清洗发出质疑似乎是种很怪异的做法。若干年来,“清洁”的理念一直在不断变化。从最基本的卫生习惯,逐渐演化到种种夸张的“仪式感”。清洁产品越来越多,还按性别、年龄和“皮肤类型”分门别类。而与此同时,湿疹和干癣等免疫相关的皮肤问题却在发达国家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此外,虽然治疗痤疮的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昂贵,痤疮却和过去一样顽固难消。

  没人希望事情朝这一方向发展。此次疫情也许是个好机会,能让我们重新思考怎样的清洁程度对自己最有利、以及哪些做法最好停止。首先从最简单的卫生习惯看起:洗手,每次20秒,每天洗多次。为了阻止病毒传播,这也许是我们能做到的最有价值的事情了。

  不少人其实并未意识到自己皮肤上生活的数万亿微生物的重要性,而皮肤可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大的器官。2014年,研究人员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开展了一项实验。他们从一小群志愿者脸上刮取了一些样本,结果在他们的毛孔中发现了蠕形螨虫的DNA证据。这项研究引发了轰动,令许多人惊恐不已。虽然高密度的蠕形螨虫与酒糟鼻有关,但它们的存在也是有其作用的,蠕形螨虫也许会以我们的死皮细胞为食,可谓最“天然”的去角质产品。

  诸如此类的科研发现使传统的细菌理论有所转变。我们不再认为,只有杀死微生物才能避免生病。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在于大背景和平衡。我们与其它物种并非一定要分个非此即彼,而是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这种新认识也许会对我们的皮肤管理方式造成深远的影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皮肤学家理查德·加洛(Richard Gallo)近期开展了一项研究。他的团队将常见于人类皮肤的表皮葡萄球菌(拉丁名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涂覆在一组小鼠身上,并将该菌属的另一种菌株涂覆在另一组小鼠身上。接着,两组小鼠都接受了“日光浴”。而涂了某一类表皮葡萄球菌的小鼠患皮肤癌的概率比其它小鼠要低,原因可能是这种菌株会产生一种名叫6-N-羟氨基嘌呤的化合物,而这种化合物似乎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复制。

  皮肤微生物群失衡并不仅仅是用了太多肥皂和擦洗过猛的结果。我们还会经常接触到含有抗菌功效的防腐剂。其中为首的便是对羟基苯甲酸酯,常用于延长多种洗护与美容产品的使用时间,如化妆品、牙刷、洗发水等等,此外还有包装食品。在用量很少的情况下,对羟基苯甲酸酯是无害的。但经过数十年的积累,这个问题开始愈发引人担忧。如今,几乎所有人的血液中和皮肤上都存在对羟基苯甲酸酯。而这种物质会杀死多种细菌和真菌。所以问题不在于对羟基苯甲酸酯是否会改变我们的微生物群,而是它改变的程度究竟有多少。含有对羟基苯甲酸酯的产品会阻断玫瑰单胞菌(拉丁名Roseomonas mucosa)的生长,而这种细菌可以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后者会在湿疹爆发期间大量繁殖。

  人们对肠道菌群的关注程度远甚于皮肤菌群,这令在2012年发表了首份人类皮肤细菌与真菌多样性地形图的遗传学家朱莉·赛格里(Julie Segre)感到十分恼火。“我不明白人们究竟为何对肠道菌群和皮肤菌群所持的态度完全不同。人们一边喝着益生菌酸奶、想让肠道里充满益生菌,一边又拼命用着杀菌洗手液。”

  风险投资人已经投入了成百上千万美元的资金,试图改变这一现象,希望益生菌产品可以作为一大卖点、成为人们每日护肤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研究人员正在测试“细菌疗法”的疗效,试着将前面提到的玫瑰单胞菌喷在湿疹患者的内侧手肘上。据首席研究员介绍,在每周两次、一共六周的治疗过后,大多数患者的红肿和瘙痒等症状都减退了。甚至在治疗停止后,还有受试者报告称自己需要服用的类固醇剂量减少了。

  目前最有希望的不是益生菌(即微生物本身),而是益生元,即各类“可以促进微生物繁殖”的产品。普通的益生菌早已存在,我们也许用不着再做大力推广。市场上已有的一些产品也许可以当成益生元来使用,比如以黏土为基底的除臭剂,它们可以吸收皮脂,也许可以限制产生臭味的微生物的繁殖。

  而从根本上来说,让孩子们从小多多接触自然界也许是维持健康皮肤菌群的最好方法。毕竟我们是与其他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进化的。当然,疫情限制了我们待在户外、接触他人的时间。就目前而言,针对性的卫生习惯(记得洗手!)和保持社交距离仍然是至关重要、关乎生死的医学干预手段。但拼命杀菌并非长久之计。就像任何药物一样,用得更多并不代表疗效更好。在根除“假丑恶”的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寻找“真善美”,这也是疫情期间的主旋律之一。

  最后要说的是,千万别再摸自己的脸了,否则脸上的螨虫们可能会对你感激不尽哦。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编辑:bj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