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阳信:新政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转自:新华财经
近日,山东省阳信县充分释放“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效能,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叫响“用信办”法治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结合实际,主要围绕优化制度环境、服务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环境、法治文化环境五个方面,制定印发了《阳信县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助力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法治问题,特别是广大企业、市场主体亟需解决的相关问题,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加快修订有关文件,着力优化科学完备的制度环境。加大合法性审核力度,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审核,坚决摒弃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及时纠正有损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文件、重大事行政决策等,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平等法治保障。不断完善政府立法联系点制度,畅通市场主体参与涉营商环境立法工作渠道,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全面清理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文件。注重制度实施效果监测,将后期评估结果作为有关制度立改废的重要依据。按照“谁实施,谁清理”的原则,开展涉及营商环境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着力破除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壁垒。
规范行政行为,着力优化公平文明的执法环境。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纳入法治建设考核体系,健全完善涉企执法“三备案”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企业直报点制度,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督促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进一步推进实施柔性执法制度。指导行政执法部门调整完善“免罚”“不罚”清单。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规范执法活动、物业服务市场秩序专项执法监督活动,跨领域跨部门联合开展为民办实事专项执法监督行动。打造高质量“一网通办”。全面叫响“阳光政务、便企利民”服务品牌。规范涉企收费。严格执行政府收费项目清单管理制度,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提高收费管理透明度。
提升法律水平,着力优化高效便捷的法治服务环境。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市场主体效能。创新涉企公共法律服务模式,组织法律服务小分队根据企业需求为其提供股份转让、融资引资、知识产权保护、债权债务关系处理、经济合同等方面的“订单式”法律服务,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办理法律援助开辟“绿色通道”。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公证服务力度,规范交易行为,防范非法集资风险,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畅通涉企行政复议、应诉各种申请渠道,有效发挥行政复议、应诉对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积极作用。完善涉企纠纷调解机制,建立综合性调解工作平台,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公证等职能,及时有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
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发挥破产制度的市场救治功能,优化破产案件审理机制。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切实加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加强司法在应急执法、环保执法简单化、“一刀切”问题的监督。依法从严打击侵犯企业财产权、侵犯企业知识产权、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依法快查快处针对企业家的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案件。重点打击恶势力犯罪团伙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向企业收取“保护费”、欺行霸市、强揽工程、强迫交易,暴力阻扰施工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为。建立涉商、涉企、涉金融、涉重大工程等案件立案、审判、执行快速通道,提高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适用率,强化诉前调解工作,努力减少商业诉讼风险和经济损失。
加强普法宣传,着力优化尊崇法律的法治文化环境。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集中宣传月活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精准普法宣传,组织开展好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全面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制度,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创新普法宣传内容和方式。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优势,对与市场主体发展相关的民商事法律法规等进行法律解读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守法诚信典型案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自身法治建设,推动企业和市场主体更好实现自身良性健康发展。(邵潇潇、李佳)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编辑:wh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