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捧科技创新鼎,龙湾有啥向“新”力
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发文公布2023年度“科技创新鼎”名单,龙湾区再次扛鼎,成为温州市唯一连续三年蝉联这一荣誉的县(市、区)。
“科技创新鼎”是浙江省科技创新工作最高荣誉,代表了一个区域科技创新的硬实力和区域创新生态。浙江各地为何紧盯科技创新鼎?三次扛鼎背后,龙湾有哪些创新经验?
扛鼎者都是哪些大咖
龙湾连续三年扛鼎,在龙湾区科技和人才局局长武明峰看来,这并非偶然,这是龙湾十年磨一剑的成果。
十多年前,工业大区龙湾发展虽快,但由于科技创新氛围不足,一度遇上发展瓶颈。2012年10月,随着温州国家高新区在龙湾挂牌成立,“创新”成为龙湾发展的关键词。
龙湾中心区
彼时,全省多地也激荡着澎湃的创新动能。为充分调动各地真抓实干、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积极性,自2020年开始,浙江省委、省政府每年评选一次科技创新鼎,并于次年颁发荣誉。
问鼎之路,要跨过多道门槛。创新指数、重点指标、特色工作、负面清单等都是考核的重要维度。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连续三年以上扛鼎的只有6个:杭州市余杭区、滨江区、西湖区,绍兴市新昌县、嘉兴市嘉善县和温州市龙湾区。
和龙湾区一样,这些扛鼎大咖都有自己的探索——
杭州滨江区实施创业陪跑计划,完善“众创空间一孵化器一加速器一产业园特色小镇”孵化链条,打造孵化器之城;余杭区不断放大高能平台聚集优势,全力服务保障四大浙江省实验室建设;西湖区则探索“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三家融合转化模式,推动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创新主体等优质要素在圈内畅通流动。
创新,也点燃山区县希望之火。新昌县在山区26县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多年靶向培育优质企业、建设运营县内高创园和县外科创飞地,牵头落实创新服务“云局”建设,深化技术攻关机制,获评全国首批创新型县。
龙湾闯出哪些问鼎经验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6年逐年攀升,去年达到了3.88%,位列全省第八、温州榜首;高能级创新平台总量达17家,占温州全市三分之一;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5家,近三年每年以100多家的速度递增……
一路问鼎,龙湾也闯出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中国眼谷
创新型高能级平台建设势如破竹。瓯江实验室、中国眼谷、国科温州研究院,龙湾一直立足于搭建科技创新的“塔尖重器”,吸引、孵化更多的重大科技型企业在这一黄金赛道上精耕细作。全国首家眼科基因诊断公司谱希基因,是2020年进驻中国眼谷的科技型企业。在中国眼谷帮助下,这家初创企业自主研发的“近视基因辅助诊断”产品,实现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等流程的“加速跑”,目前产品已帮助近万名儿童青少年找到近视防控最佳路径。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龙湾不断鼓励企业在“舍与得”之间谋变。“每年的销售额,全部作为研发投入,近几年已投入科研经费近2亿元。”成立仅3年的浙江星曜半导体有限公司,面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激烈竞争,公司上下孜孜不倦追求创新和突破。公司负责人说,舍不得投入,创新驱动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能‘舍’就一定会‘得’。”如今,公司已成功研发并量产一系列国内稀缺的高端射频滤波器和模组芯片,与三星、荣耀等知名手机品牌生产商全面合作,量产出货数亿颗产品。
为了激发企业更强劲的创新研发动能,龙湾区委、区政府更加舍得投入——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已连续三年保持在10%以上,严格做到科技创新政策百分百兑现,重奖科技创新“好企业、好团队、好专家”。
国科温州研究院实验室
龙湾的创新氛围,吸引领军人才纷至沓来。国家级领军人才、浙江赛格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刘雪松就是其中一员。去年10月,他放弃海外工作,慕名来到龙湾,致力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代建筑实施智能化管理。在“引才育才聚才”机制助力下,近一年来,龙湾已全职引进1名顶尖人才、18名国省级领军人才。
肩负重任如何走得更远
近年来,温州坚持把创新作为最持续、最长久的竞争力,持续打造“在温州,看见创新中国”品牌。龙湾处于温州“一区一廊一会一室一集群”创新体系的第一方阵,坚定走好“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
根据《浙江省授予“科技创新鼎”实施办法》,各个县(市、区)每获得一次科技创新鼎计一星,每间隔一年未获得科技创新鼎减一星,并累计计算。对获得五星及以上的县(市、区),授予“科技创新金鼎”。“根据办法,我们龙湾已经拿到三星,接下来要吹响冲向更高‘鼎’的号角。”武明峰说。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连日来,龙湾区科技和人才局多次组织高能级创新平台、科技型企业、高层次人才开展讨论会,就“如何继续攀高追新”“如何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展开讨论。一个个新航向、新目标被定下,与会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只争朝夕、时不我待。龙湾的新目标是:以新质生产力,撬动科创发展,冲向科技创新金鼎。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创新你追我赶,科技创新不能再靠单打独斗。龙湾通过建设“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创新联合体,鼓励龙头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企业研发机构提质扩面,破解制约产业升级的技术瓶颈。“抢抓人工智能机会,组建一批新的创新联合体,争取取得新突破。”武明峰说,龙湾还紧抓科创平台和教技人才,不断优化创新生态。
有着创新基因的龙湾,冲鼎之路步伐铿锵。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编辑:yrj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