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经典 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 头条 - 南方法治观察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正文

中华国学经典 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来源:  作者:  2019-03-12 19:10:21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去解读饱含人生大智慧的《中庸》。

  

 

  《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中庸之道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慎独自修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君子即使在大家都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警戒,不可疏忽怠懈。幽暗的地方无论隐藏得多么好,始终会被发现;细微的事情无论多么渺小,终究会显露出来。所以君子独自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时时省察自己。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忠恕宽容;这一思想源于孔子,这一原则分别见《中庸》十三章、三十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孔子说:“中庸之道并不远离人群,如果远离了人,这样的修道不能称为中庸。能做到忠怒,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别人施加给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编辑:hua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