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费 如何科学“撒钱” - 消费 - 南方法治观察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消费>正文

刺激消费 如何科学“撒钱”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  2020-04-16 11:24:41

  消费券发放是项技术活

  发放对象

  找准“合适的人”,中低收入水平(包括工资不稳定)以及受疫情影响而失业的消费者应是重点关注对象

  发放形式

  “满减”等返利形式,金额定得太高,人们会觉得没有必要,反而打击了消费热情

  发放行业

  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餐饮、娱乐体验行业,对价格敏感的行业;对非急需耐用消费品补贴要谨慎

  最近,各大城市发放的消费券站上“风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可想而知,不少地方都开出了用“消费券”刺激经济的药方。据不完全统计,过去20多天里,全国已有超过10个城市,分别以不同方式陆续发放了亿元级的消费券。

  比如,56个小时,拉动了4.53亿元的消费——这是3月下旬,杭州向在杭人员发放消费券后,1000多万在杭人口完成的“战绩”。

  居住在杭州的贺梭梭,用消费券抵扣买了10支冰激凌,但大半个月后冰箱里还留下了4支——3、4月的杭州天气,并不适合吃冰激凌。

  4月的头一天,佛山首批消费券上线,3天内发出超100万张,但核销的不到18万张……

  如今,仍有不少城市驶入消费券的“赛道”。它们想知道,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站上“风口”的消费券?

  发券刺激消费

  越来越多城市加入“撒钱”行列

  从空间和类型来看,无论消费券是否达到了最终效果,发放消费券已经成为中国不少城市的共识。

  3月13日,南京宣布“将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总额3.18亿元的消费券……推动服务业全面复苏”,3月15日,5000万元电子消费券准时在“我的南京”APP上线。

  紧随其后,越来越多的城市掏出真金白银,加入“撒钱”行列,消费券的发放形式、适用范围更广——

  重庆渝中区发放上千万元消费券,涵盖咖啡、购物、美食、酒店、电影、图书、景点门票、停车等多个门类;

  青岛开启“百日万店消费季”;

  广西通过支付平台发放亿元消费券,受到扶持的本地商家达30万;

  3月26日晚,杭州更是大手笔宣布将发放16.8亿元消费券提振经济。根据相关报道,首轮5亿元额度中,1500万元用于补贴困难群体,另外4.85亿元以电子消费券形式发放;

  4月15日,福州宣布派发1.5亿元消费券;

  南昌、九江、郑州、泰州、嘉兴……城市的名单不断加长,有的已经把券发到了第二轮、第三轮。

  从时间来看,发放消费券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上世纪30年代,为了刺激极度低迷的经济态势,一些西方国家就开创性地每周向市民发放小额的消费券,用于购买食物、衣服等日用品,政府甚至还强制企业用一部分消费券来代替员工工资的发放。

  杭州也是发消费券的“老手”——记者注意到,2009年春节前夕,杭州由市、区财政各出资5000万元建立消费券专项资金,发放对象为市、区两级持证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企业退休职工,本级注册在内的小学、初中、高中生等。

  世邦魏理仕成都分公司总经理邓耀华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作为一种以政府信用背书的财政方式,消费券实际上是由政府出钱,通过区域内的打折促销活动,帮助大家进行消费。

  “然而,不是每个地方政府都处于一种宽松的财政状态。”邓耀华表示,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孕育消费券的土壤。

  谁最需要补贴?

  没有能力消费的需要鼓励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表示消费券带来的“后果”是非理性消费——为了用掉消费券,大多数人“为了买而买”,比如不会做饭的,为了凑单非要买回进口牛排;又比如到期前为了用掉余下的3张消费券,反而在超市多花了300元。

  佛山的首批消费券在4月1日上线,3天内发了超过100万张。然而,核销的却不到18万张。

  而对于“谁更需要补贴”这一问题,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比如,广西规定,近3个月内在广西常住的消费者或现在位于广西的消费者可以领取;杭州则规定,全体在杭人员(包括域外来杭人员)均可领取,但领取的方式都得靠抢;南京则针对在“我的南京”APP上注册后报名参加摇号的消费者(不限户籍)摇号发放;在青岛市,城阳区针对特困人员和低保家庭,分别为每人定向发放100元消费券……

  那消费券适合所有人领取吗?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提出,应找准“合适的人”进行消费券的发放,确保相对公平。

  怎样才算合适的人呢?甘犁认为,中低收入水平(包括工资不稳定)以及受疫情影响而失业的消费者都应该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有能力消费的人可以暂且放一放,但没有能力消费的人群则很需要鼓励。”另外,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拥有了税收优惠以及五险一金等补贴政策,因此更多的优惠应该给予消费者,而非企业。

  找准“刀刃”

  “四两拨千斤”靠的是精准

  消费券发放的形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甘犁指出,像“满减”等返利形式,都是需要先消费再获得优惠或补贴,但现在的问题是大家消费意愿较为低迷,连第一步都不想迈出。“如果满减的金额定得太高,人们会觉得没有必要,比如满100减20的券成了一种浪费,因为就连最低的40元也需绞尽脑汁地凑单,这反而打击了消费热情。”

  如果发放现金,是否会改善现在的情况?甘犁告诉记者:“消费者可以自行安排与分配现金,想怎么使用都可以,这样做反而更能刺激消费。”

  除了形式,消费券发放的领域也值得考量。南京针对餐饮、体育、图书、信息四大类发放了消费券;山东济南推出了2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主要针对景区、旅行社、影剧院、演艺场所、书店等文旅类型;广东佛山的消费券活动则覆盖餐饮、景区、住宿、美容美发等领域。

  不过,钱要花在刀刃上才能最大化发挥效用,哪些行业更该得到消费券的青睐,也成为各个省市头疼的问题。在甘犁看来,对价格敏感的行业值得关注。

  “还记得开放一天就游客爆满的黄山景区吗?它得益于高速公路费的下调以及门票价格的下降,价格的作用十分明显。”甘犁说,对非急需耐用消费品补贴要谨慎,因为买过以后就不会再买。比如汽车行业,在补贴上就可以缓一缓。

  邓耀华则表示,如果消费券一定要发,需在一定时间、空间内确保有效,要精准、针对性强。“消费券的目的,并非为促进必要性消费,而是要思考,哪里需要补充,哪里需要帮扶,哪些企业需要续命。”

  “从这个角度来看,非必要消费更需要补贴。”邓耀华说,比如,本次疫情中受到较严重影响的餐饮、娱乐体验行业,若给予补贴就能起到一些帮扶作用。“如今是疫情中后期,这些中小企业更需要帮助。”

  除了考虑财政支持是否充足,还要看消费是否属于拉动GDP的主要原因。邓耀华告诉记者,如果本身重点类别、增长类别中消费占到重要比例,有好的资源禀赋,那么更容易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有的城市本身财政不宽裕,消费对GDP的拉动并不明显,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则比较困难。

  从目前已发放消费券的城市来看,消费券也是较多集中在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本地旅游等领域。

  世邦魏理仕中国区研究部董事胡乐毅认为,消费券的发放是环环相扣的:发放消费券给居民,居民享受优惠进行消费后,商家的销售额就会提升,并有更多的现金流用于进一步发展,如研发新品、优化购物环境等。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编辑:bj2020